人到中老年,关节逐渐退变,软骨失去光泽,弹性下降,表面龟裂、脱落;而边缘骨赘生长,形成“骨刺”,引起关节疼痛。病人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,所以人们常说,“人老腿先老”。骨关节炎起病缓慢,两侧或一侧膝关节经常隐痛,活动时加重,休息后好转。阴天下雨时症状更加厉害,因此十分怕冷。有时急性疼痛发作,关节僵硬,活动时有弹响声。保持一定体位较久后关节僵硬加重,活动后稍有好转。晚期关节肿胀、活动受限,甚至失去生活自理能力。随着我国人均寿命增长,“老寒腿”成了骨科热门。有关资料显示,我国约1.2亿人正在经受着骨关节炎的折磨,其发病率远远超过心脑血管疾病,而且致残率高,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。成都风湿病医院医生讲述。
其实,身体中其他部位的关节,如手、足、髋等关节都可能发生骨关节炎,不过膝关节发病率特别高,其治疗也大同小异,这里主要谈谈膝关节骨关节炎。
膝关节是人体较大的关节,位于下肢髋、踝关节之间,负担重,活动大,关节软骨容易逐渐磨损、破坏。腰或下肢先天性发育缺陷(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),或关节受伤(如骨折、脱位)、生病(如化脓性关节炎、类风湿病)等,可使关节接触面不平滑,负重力线变化,是膝关节退变性关节炎的重要诱因。
成都风湿病医院医生讲述骨关节炎患者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哪些方面
首先,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少爬楼梯、少爬山。如果只是三四层,上下楼梯没关系,但如果楼层较高,一般可选择乘电梯。不少中老年人甚至用爬楼梯代替乘电梯,以达到运动的目的,这并不可取。爬楼梯时膝关节弯曲度增加,髌骨与股骨之间的压力也相应增加,尤其是下楼时负重更大,老人、肥胖者、膝关节不好的人会加重疼痛。
不是特别爱好,也不要参加爬山、轮滑、滑雪等运动,因为这种反复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磨损。拿爬山来说,虽然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形式,但不利于保护膝关节。因为上山时膝关节负重等于自身体重,而下山时除了自身体重以外,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,这样的冲击会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。
上下楼梯几乎是我们每天不可避免的动作,当然没有必要为了保护关节就完全放弃,但可以改变方式,因人而异。一是动作不要太快,不要在楼梯上跑、跳。其次,老人上下楼梯可以侧着身子,双手扶着楼梯扶手。让脚尖先着地,使足弓受一部分的力,加大缓冲距离,可以对膝关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超过70岁的老人或关节有疾病的人,上下楼梯要一级一级地来。
如果要爬山,老年人上山时宜拄一副轻便的越野手杖;下山时较好坐缆车下来。攀爬时较好轻装,不要背、提重物。年轻人或者关节没有疾病的人,可适当爬楼梯和爬山,但要注意速度和姿势;如果长时间爬楼、爬山后出现关节不适,就应该减少这类运动的频率和时间。爬山者尽量少爬坡度过于陡峭的山。70岁以上的老人,不要选择爬楼梯作为锻炼方式,可改在平地上运动。
还要提出一点,有人喜欢打太极拳,但打种拳的基本姿势是半蹲状态,如果不是职业要求或特别喜欢,尤其是膝关节受过伤或体重超标者,建议改行其他健体锻炼方式。
反复深蹲和长时间盘腿坐是较伤关节的两个动作,应该避免。另外,对弹跳力要求高的运动,比如打篮球、羽毛球也会加重关节负担,老年人较好少参加。
运动应循序渐进。不少年轻人平时两点一线,一到周末就剧烈运动,一曝十寒,这样也很伤关节。锻炼身体应持之以恒,较好循序渐进。
平时应注意关节保暖,膝关节有症状的人可以配戴护膝,主要是减少和避免受伤,气候寒冷时可以防寒。护膝还具有辅助治疗、康复作用。夏天宜带质地较薄,透气性能佳,容易吸汗的护膝。使用时配带于膝关节部位,晚间休息、睡眠时取下。有的护膝带有药物或磁铁片,可以改善血液循环,促进局部代谢,缓解肌肉疲劳,疏通经络、祛风除湿,消炎镇痛。使用后药物护膝后局部出现发红,感到灼热,取下后即自然消失,属于正常反应,不必处理。发现药物过敏者应立即停用,并去医院就诊,进行抗过敏治疗。药物护膝使用时间太长会失去药效,应及时更换。
成都风湿病医院医生讲述有利于缓解骨关节炎的运动
患了骨性关节炎的膝关节,可以做膝关节保健操,使与关节有关的肌肉得到锻炼,保持和改善关节的活动,增强其稳定性,以减小对关节软骨的压力和损耗。
1.股四头肌力量训练:仰卧位,将膝关节伸直,绷紧大腿前面的肌肉,然后收缩。每次收缩尽量用力并坚持长时间,重复数次,以大腿感觉肌肉酸胀为宜。推荐了解:治疗骨关节炎医院成都哪里好
2.直抬腿练习:仰卧位,伸直下肢并抬离床约30度,坚持10秒钟后缓慢放下,休息片刻再重复训练,每10~20次为1组,至肌肉有酸胀感为止。另外,可在踝部绑缚适量的沙袋进行练习,并随力量增强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。
3.靠墙半蹲练习:靠墙站立,膝、髋关节弯曲不小于90度,做半蹲状,坚持10秒钟后站起,休息片刻再下蹲,每10~20次为1组。
4.下肢关节主动屈伸:仰卧,一侧下肢伸直,另一侧下肢屈膝屈髋,使大腿尽量靠近胸部,然后交替练习另一侧下肢。
当然,对骨关节炎病人较好的运动形式是游泳、骑车这些不负重或少负重的运动。游泳时全身浸泡水中,身体由浮力托起,可以采取近于俯卧或仰卧的姿势。游泳首要的是注意安全,不会游泳者不可贸然下水。游泳场地应有专人教学、保护,水质要符合卫生要求,水温不宜过低。下水前进行充分准备活动,游泳时取正确姿势。时间不宜过长,中间注意休息,以免过度疲劳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