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门诊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轻的患者,说肩背部酸痛,颈部发僵,扭头的时候有绞索的咔咔声,怕自己得了颈椎病,来门诊看病。严格意义上来说,只有肩背部不适的患者不能叫做颈椎病患者,但又确实因为颈椎导致的不舒服,所以我们把这些患者称为颈型颈椎病,主要表现为肩背部不适,可以是两个肩胛骨区域的肌肉酸胀、疼痛,或者脖子两边酸痛,贴了膏药之后能缓解,一般上肢没有症状。这些患者一般都经常伏案,要么低头学习,要么低头工作,要不低头玩手机,颈椎X线片可能会有颈椎生理曲度的消失,俗称颈椎变直了,颈椎MRI和CT一般没有明显的椎间盘突出。这类患者虽然年龄较轻,颈椎病变也较轻,但如果放之任之,几年或者十几年后可能真的需要挨上一刀,所以仍需注意。
【预防颈椎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】1. 严防外伤: 严防急性头、颈、肩外伤。头颈部跌扑伤、碰击伤以及挥鞭伤,均易发生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,直接或间接引起颈椎病。2. 纠正生活中的不良姿势,防止慢性损伤:调整桌面高度与倾斜度以使头、颈、胸保持正常的生理曲线;减少长时间低头及颈椎固定姿势,定期改变头颈部体位,建议伏案工作学习1小时,起身活动一下或仰头5分钟,以放松颈肩部肌肉;注意纠正日常生活中与工作中的不良体位。 3. 选择合适的枕头,保持良好的睡眠休息体位:选择适合颈部的生理要求的薄枕,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,睡觉时垫于头和颈部下面,以防颈部落空。4. 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:做颈部的前屈、后伸及旋转运动,可缓解疲劳,使肌肉发达,韧度增强,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,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。5. 颈椎自我徒手牵:双手十指交叉合拢,将其举过头顶置于枕颈部,然后将头后仰,双手逐渐用力向头顶方向持续牵引5~10秒,如此连续3~4次即可起到缓解椎间盘压力的作用。6.爬山、游泳。较好每周坚持蛙泳3~4次,每次800米。7. 若出现手麻、上肢放射痛、下肢无力、走路踩棉花感等症状,建议到医院专科门诊就诊,以明确病情并获得进一步的诊疗方案。
确诊颈椎病后要对症下药, 到医院确诊后,针对不同的病因,治疗方法不同。临床上多见的颈椎病大多是颈椎退变引起的。颈椎退变是指随着年龄增长,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渐降低,不能及时修复颈椎的肌肉、软骨等组织劳损,出现的结构衰变。因此,治疗时应从延缓颈椎退变,保持颈椎的年轻态开始。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