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于颈部日常活动频繁,因而中年以后,颈部常发生劳损,包括颈椎骨质增生,颈项韧带钙化,颈椎间盘变性等。当此类劳损性改变影响到颈部神经根、脊髓或颈部主要血管时,即可发生肢体麻木、疼痛、头晕、耳鸣等症状,临床上统称为颈椎病。本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。
【颈椎病病理分型】(一)颈型 枕项部疼痛,活动受限,颈肌僵硬,头颈限制在一定位置,颈部两侧压痛明显,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。(二)神经根型 颈肩疼痛,枕部及后颈部酸痛,向上肢放射,疼痛轻者为胀痛,重者如针刺刀割,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感觉减退,颈肌紧张,有明显压痛点,牵臂及压头试验阳性。X线片示病变椎间隙狭窄或增生,椎间孔变小,MRI可见椎体后有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。(三)脊髓型 多发生于40~60岁,颈肩不一定疼痛,可稍感不适,手部细小动作失灵,步态不稳,可出现病理反射,重者出现行走困难,二便失禁或尿潴留。X线片示病变椎间隙狭窄,椎体增生,MRI示椎管狭窄,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并突入椎管。(四)椎动脉型 头痛头晕,耳鸣眼花,记忆力减退,偶有面部及眼部症状,头颅旋转引起眩晕或出现猝倒。X线斜位片示钩椎关节横向增生,椎动脉造影显示扭曲或狭窄。(五)交感神经型 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,X线片示钩椎关节增生,椎间孔变窄,颈椎生理弧度改变,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。(六)混合型 以上2种或2种以上原因引起者。(七)食管受压型 为颈椎增生,压迫食道,引起吞咽困难,钡餐透视可见食道狭窄或梗阻,X线片可显示椎体前侧有突出物。(八)后纵韧带钙化 压迫脊髓,引起脊髓压迫症状。X线片示后纵韧带骨化,可呈分节、连续、局灶或混合多型,CT可以确诊。
医生表示,治疗颈椎病引起的颈肩痛,关键还在于治疗原发疾病。一般来讲,颈椎病引发颈肩痛,主要是颈部周围组织受压导致的,传统的针灸、按摩、牵引、封闭、理疗等为主要形式的保守治疗仅能暂时缓解症状,不能直入病灶,无法解除周围组织受压情况,所以很容易复发,时间长就会加重颈椎病病情。而外科手术治疗颈椎病创伤大,存在麻醉意外,出血,伤口感染,误伤其他组织等危险,也能导致术后脊椎不稳,易复发,影响患者以后的工作和生活。而微创疗法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缺点
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数据、视频等内容信息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删除。